摘要:在一些案件中,诉讼时效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因时间过长,则会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对方提出抗辩后,原告则会面临案件主张得不到支持的风险。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权利不受保护的法律制度,其功能主要是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安全、稳定法律秩序。因此,如果在案件中想得到法院的支持,权利人应及时行使权利,否则会产生败诉后果。
在部分民间借贷纠纷中,经常由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分期还款,有的分期较少,但也有一些分期较长的,比如跨度好几年。有些分期时间长的,债务人如果在还款期限内不按时还款,总是以各种理由久拖不还,这样债权人就担心最终在时效上有没有不利的地方呢?
就这个问题,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对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作出了具体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因此,上述民间借贷案件中如果还款协议约定分期履行债务的,其诉讼时效是从最后一期到期日开始计算的。该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债务类纠纷案件,比如买卖合同约定的分期付款的诉讼时效,再比如损害赔偿类协议约定的分期支付赔偿款的诉讼时效等。
以上是关于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下面结合《民法典》的法律规定顺带说一下关于诉讼时效的其他几个问题:
一、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而最长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
二、诉讼时效从何时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比如前面分期还款协议,最后一笔还款期限的届满日,如果债务人不还款,那就代表着权利人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了。
三、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办理案件中经常涉及的一个焦点问题。如果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原告常常会提出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问题。诉讼时效的中断,就是遇到法定情形时,则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此时无需再担忧诉讼时效已过的风险。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四、诉讼时效抗辩由谁提出
诉讼时效抗辩,是由被告方提出来的,法院不会在案件中主动审查原告所主张的权利是否过了诉讼时效。只有被告提出抗辩,法院才会主动进行审查。
朱彬律师联系方式及版权声明
1、朱彬律师手机:15966661059(微信同号),欢迎加微信交流;
2、本站文章除特别标明外,均为原创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本站所有文章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4、本站内容一般同步发布在朱彬律师微信公众号:zhubin_cn,欢迎关注!